著鹿在地講座

著鹿計畫舉辦鹿港在地講座
透過講座以及結合導覽
讓在地記憶與歷史得以重現
更深刻的了解鹿港在地

講座資訊

北頭遺村-chhun賰劇場創作工作坊
北頭遺村-chhun賰劇場創作工作坊

觀察👀是在地蹲點重要的能力之一,如同在鹿港北區域做北頭漁村閒置空間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在北頭漁村遇到的狀況,從人與空間的連結,是錯綜複雜的❗
這次以物件及在地老建築出發,引導參與者聯想其與自身及『遺落的』之間的關聯性;試圖串連漁村舊有文化與當今社會的連結,碰撞出不同觀點🧐

日期|5/14(日) 08:30-17:00
地點|鹿港鎮郭厝巷32-1號/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想跟大家談談如何永續、如何發展,透過分享人的地方空間活化經驗分享,聽聽他們如何從單棟空間,一棟一棟跨到整個聚落區域,也希冀與大家激盪出更多的無限可能💪💪💪

日期:5/7(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洛津國小禮堂(彰化縣鹿港鎮公園三路51號)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課程 著鹿講座 著鹿計畫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進階課程

在社群資源爆炸的年代,創業初期你又會使用哪幾種資源呢?你還在用臉書經營客服嗎?台灣 9 成的人都有 LINE ,所以熟客經營首選用 LINE 。

想學習LINE 官方帳號如何使用嗎?現在就來參加 3 小時工作坊吧。

初階課程日期: 4/10(一)18:00~21:00

進階課程日期: 4/24(一)18:00~21:00

地點:和興青創基地(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08-5號2樓)

講者|陳佳新 奇步應用執行長

著鹿計畫 地方講座
從人類學角度看見地方北頭郭厝的前世記憶-講座

1990年代都市計畫開闢了馬路,讓原本漁村的舊聚落紋理,有了不同的變化,二三十年過去了地景依舊,小漁村還留下了一些人的記憶,這次邀請雅瑜老師來跟大家分享,20年前她在北頭漁村做的碩士論文調查及這20年過後,如何看北頭漁村及鹿港未來呢?

日期:2022/10/29(六)下午14:00~17:00

地點: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

講者|郭雅瑜老師

著鹿在地講座 著鹿計畫 揭開央廣鹿港分臺的神秘面紗
「中央廣播電臺」 首發場

我們希望透過論壇及導覽,
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個在冷戰時期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的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歷史定位。

日期:2022/9/10(六)

地點:鹿港童年往事莊園民宿

論壇主題:冷戰下的央廣鹿港分臺

講座紀錄

從人類學角度看見地方北頭郭厝的前世記憶-講座
著鹿計畫 地方講座

鹿港有個北頭漁村!

鹿港北頭漁村為一古老聚落,發展時間甚早,當時聚落內居民以漁撈為業,並為碼頭提供勞力,為碼頭苦力的聚集之處,因居民所從事工作關係,生活狀況並不如大街上的商家富裕,呈現的樣貌相比市街更為鄉村,聚落內的建築也與大街上住商混合的長條形街屋不同,而是以具有曬漁網小埕的小型合院為主,聚落景觀與古市街非常不同。聚落內的居民以郭姓、黃姓與施姓為主,其中郭姓為回族後代,具有與一般鹿港居民更不相同的生活習俗。

1990年代都市計畫開闢了馬路,讓原本漁村的舊聚落紋理,有了不同的變化,二三十年過去了地景依舊,小漁村還留下了一些人的記憶,這次邀請雅瑜老師來跟大家分享,20年前她在北頭漁村做的碩士論文調查〈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及這20年過後,如何看北頭漁村及鹿港未來呢?

〈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摘要
地域化社群的發展與象徵,以及多元的歷史記憶與詮釋,爬梳鹿港北頭郭姓的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交織競逐的過程。筆者試圖結合社群、記憶相關的理論文獻進行思考,透過書寫與論述過程,描摹當代鹿港郭姓在社群文化與歷史記憶中的人群圖像。
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著鹿計畫」2022年執行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除了延續2021年持續追蹤鹿港熱點區域,鹿港老街、中山路、九曲巷等等的空間修繕及後續再利用,本次計畫擴大到鹿港北區域做北頭漁村閒置空間調查,推動北頭漁村的老屋活化。
 
日期:2022/10/29(六)下午14:00~17:00
地點: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

講者|郭雅瑜老師

「中央廣播電臺」首發場 揭開央廣鹿港分臺的神秘面紗
著鹿在地講座 著鹿計畫 揭開央廣鹿港分臺的神秘面紗
鹿港有座電臺!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為見證臺灣冷戰的重要文化資產,在各方努力下已登錄為「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周遭廣播設施地景文化景觀」。
民間發起連署呼籲文化部在此設立「國家級廣播聲音園區」,參照其他國家經驗有系統研究保存推廣聲音史料、廣播設施,永續台灣聲音文化資產。
 
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著鹿計畫」2022年執行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推動北頭漁村的老屋活化
在盤點的過程發現,央廣鹿港分臺鄰近北頭漁村,鹿港分臺屬北頭漁村重要的公有空間
希望透過論壇、導覽舉辦,讓民眾認識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在冷戰年代的重要性,同時透過民眾參與討論,想像更多央廣鹿港分臺的未來。

日期:2022/9/10(六)上午10:00~16:30
地點:鹿港童年往事莊園民宿(彰化縣福興鄉福興路62-500)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課程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課程 著鹿講座 著鹿計畫
著鹿講座-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課程
來自彰化各地的朋友們,有傳統產業、房仲業、美容業、旅宿業、甜點業等等都來學習如何創建屬於自己品牌的Line官方帳號
在講師 奇步應用 的佳新精彩講解下,讓學員在短短的三小時內都創立了自己店家的官方帳號
有道是「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充斥著各樣社群軟體的現代,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品牌的工具,就成為了很重要的課題喔。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進階課程
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初階課程 著鹿講座 著鹿計畫
著鹿講座-行銷的數位轉型:Line 官方帳號-進階課程
昨晚來自各地的夥伴,延續上次課程,學習如何讓品牌的Line官方帳號更上一層樓
在講師 奇步應用 執行長佳新的手把手教學下,學員在短短的三小時中,讓官方帳號變得更有自我特色,也了解到如何運用小工具為品牌加分
在網路行銷吃重的時代,學會使用社群經營品牌、做出差異化是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大夥經過兩次課程,都增加了不少實用的技能
謝謝每一位來參與的夥伴,以及我們最辛苦的講師佳新 帶領我們往萬能小編的方向前進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
/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 文字:黃珮瑄

為何名為「小鎮文化永續發展論壇」?觀光蓬勃發展的今日,如何讓地方的特色被看見、又如何讓特色不至淪為「快時尚」,無不是大家要面對的課題。

論壇由臺灣小鎮文化協會理事長-許書基、談團隊在鹿港耕耘的十年歷程與百年志業作為開場

接著邀請兩位分別在新竹與臺中,同樣致力於空間活化、鏈結的講者進行分享。

鴻梅文創志業創辦人-陳添順串連起大新竹地區的地方文化,讓旅人從食、住、行方方面面感受風城的美好,甚至將文化與藝術作為磚石,搭建起科技與人文、城市與偏鄉的橋樑。

而以fantacy作為理念,進行老屋活化、聚落改造的范特喜微創文化創辦人-鍾俊彥,舉在臺中紮根的實例、展示一個聚落生態系從孵化到茁壯的各階段目標、做法。

從中可以看見民間單位自地方議題出發、思考在地人需要什麼、外地人想要什麼。以創造在地正面影響作為切入點,延伸思考如何藉商業模式產生利潤。人們總認為談錢太過勢利,然在這個時代空有夢想實在無法飽腹,「永續」便是讓地方能夠創造資金流動、資金得以支持地方發展。而大家對於自己所待的地方有什麼想像呢?

著陸於鹿港的我們也在持續思考著,鹿港還有哪些可能、小鎮可以如何永續,期許在紅磚瓦舍之間開出一朵朵小花,最終形成漫漫花海。

北頭遺村-chhun賰劇場創作工作坊​
北頭遺村-chhun賰劇場創作工作坊
/北頭遺村-chhun賰劇場創作工作坊/
這次和 響座劇場 一起來到北頭漁村,在這看似停格的空間,躍動各自精彩的故事。
上午,在小鎮團隊的帶領之下,大夥一同觀察、了解北頭漁村的過去,現在
「這些遺落的空間、物件,讓你想到什麼了嗎」這種相似的情景與自己的心在碰撞下,能憶起更多深層,更直接觸動的連結。
講師引導大夥丟出對於每個空間的想像,無論是現實的、虛幻的,都不重要。想像力才是激發故事產生的超能力
下午,夥伴們接力演出屬於每個人在村落裡頭最私密的故事,隨著一幕幕畫面過去,彷彿讓這座時間暫停的村落開始動了起來。
這是專屬自己的故事,也是專屬小村落的故事

著鹿計畫
聯絡資訊

位置

鹿港鎮中山路127號後棟

聯絡

04 778 3357

lukangmoll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