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鹿在地講座 著鹿計畫舉辦鹿港在地講座透過講座以及結合導覽讓在地記憶與歷史得以重現更深刻的了解鹿港在地 講座資訊 從人類學角度看見地方北頭郭厝的前世記憶-講座 1990年代都市計畫開闢了馬路,讓原本漁村的舊聚落紋理,有了不同的變化,二三十年過去了地景依舊,小漁村還留下了一些人的記憶,這次邀請雅瑜老師來跟大家分享,20年前她在北頭漁村做的碩士論文調查及這20年過後,如何看北頭漁村及鹿港未來呢?日期:2022/10/29(六)下午14:00~17:00地點: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講者|郭雅瑜老師 了解更多 「中央廣播電臺」 首發場 我們希望透過論壇及導覽,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個在冷戰時期扮演重要角色,台灣的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歷史定位。日期:2022/9/10(六)地點:鹿港童年往事莊園民宿論壇主題:冷戰下的央廣鹿港分臺 了解更多 講座紀錄 從人類學角度看見地方北頭郭厝的前世記憶-講座 鹿港有個北頭漁村!鹿港北頭漁村為一古老聚落,發展時間甚早,當時聚落內居民以漁撈為業,並為碼頭提供勞力,為碼頭苦力的聚集之處,因居民所從事工作關係,生活狀況並不如大街上的商家富裕,呈現的樣貌相比市街更為鄉村,聚落內的建築也與大街上住商混合的長條形街屋不同,而是以具有曬漁網小埕的小型合院為主,聚落景觀與古市街非常不同。聚落內的居民以郭姓、黃姓與施姓為主,其中郭姓為回族後代,具有與一般鹿港居民更不相同的生活習俗。1990年代都市計畫開闢了馬路,讓原本漁村的舊聚落紋理,有了不同的變化,二三十年過去了地景依舊,小漁村還留下了一些人的記憶,這次邀請雅瑜老師來跟大家分享,20年前她在北頭漁村做的碩士論文調查〈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及這20年過後,如何看北頭漁村及鹿港未來呢?〈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摘要地域化社群的發展與象徵,以及多元的歷史記憶與詮釋,爬梳鹿港北頭郭姓的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交織競逐的過程。筆者試圖結合社群、記憶相關的理論文獻進行思考,透過書寫與論述過程,描摹當代鹿港郭姓在社群文化與歷史記憶中的人群圖像。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著鹿計畫」2022年執行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除了延續2021年持續追蹤鹿港熱點區域,鹿港老街、中山路、九曲巷等等的空間修繕及後續再利用,本次計畫擴大到鹿港北區域做北頭漁村閒置空間調查,推動北頭漁村的老屋活化。 日期:2022/10/29(六)下午14:00~17:00地點:北頭娛椿共同實驗空間講者|郭雅瑜老師 上一張 下一張 著鹿LINE官方帳號 加入LINE官方帳號獲得第一手最新消息唷 著鹿計畫聯絡資訊 Facebook /line官方帳號 位置鹿港鎮金盛巷23號 聯絡04 778 3357lukangmolly@gmail.com